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6章第三次心理咨询





  一人有一个主观思维是很正常的,一个人若拥有两个主观思维,你认为一个正常人是否能正常的应对生活?

  心理医生让我想清楚一个儿子是怎么定义的,好儿子,坏儿子,都是儿子。

  我一直迎合你们做的儿子,我失去的空间又有多少,我已经不知道,只是觉你们开心,我表面上就开心,其实我并不开心,但又无法拒绝你们,因为你们有父母的光环,我就做这样的一个儿子。

  心理医生说我没有童年,我不知道童年是什么,从四年级到二十二岁之间,我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,甚至不知道同龄人的生活,社交,心态,追求,就是如今的二十七岁,我也不知道同龄人的一切,也无法判定我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,有什么追求,该有什么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。

  一人有一个主观思维是很正常的,一个人若拥有两个主观思维,你认为一个正常人是否能正常的应对生活?

  心理医生让我想清楚一个儿子是怎么定义的,好儿子,坏儿子,都是儿子。

  从四年级就开始扼杀的本性,如今已经不知道快乐是什么,我的人生如同最低等的生物,吃,休息,工作,还有未来的繁衍,养育,继续生活,直到死亡,变成尘埃,时间的流逝,也就像我从未来过,可我还要真实的面对挣扎,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儿子,一个我期望的人生,到底是什么样子。

  我在想,我做一个迎合家人的儿子,又做一个迎合工作的工作,又去匹配一个合适的伴侣,我的前半生绝大部分是迎合别人而得到快乐,在其中我失去的到底是什么,我现在的目的就是找到他,在内心找到那个失去的自己。

  牺牲不一定就是爱,有时候拒绝别人才是真正爱一个人的开始,这样可以让对方有着一个完好健康的心态,而不是让其生活在奉献之中,忘了自己。这样的逆思维,我不知道是否正确,但在一些程度上,能很好的保护自己。

  当你的能力达不到你的思想时,你得放下欲求,实事求是的一步一步的走,若思想跟不上能力,你就得潜心学习更多的知识,内心与现实达到一种平衡,这才是人生存最安稳的方式。

  这时我又想到了蟹老板,我喜欢她是不是也是我为了迎合她的才喜欢,才去依恋,可面对她的拒绝,我如今感觉到的是开心,

  如果当初她答应我,我想像的到,我们走不长,我们身上的差太多,如果失败,我可能又遭受好几年才能恢复的心伤。因为她的自我,才激发出那人隐藏的我的出现,她的高深莫测,才让我想去理解自己的行为与思想活动,我从小观察别人并不是为了去批评别人,而且在他们身上发现优点,学习,弥补我自己的不足。

  这时我才发我喜欢蟹老板,有很多成份是因为她的气质,淡漠,坚定,不会为外界环境所影响自身的决定,而我想做她这样的性格,我才去用迎合她的思维去匹配她,就像我迎合父母而生活一样。同样的我在别人身上也看的到优点与喜欢,这些都是一样的的喜欢,甚至喜欢程度并不同,就如同二爷,她给我的是震撼,直接捅破了我固有的思维,让我处于思维极端的尖峰。

  如果我不愿意去迎合别人,而喜欢他人,那么,我更不应该去一昧的迎合父母的想法,去做一个迎合父母的儿子,就算他们不理解,我也要走自己的路,我虽然是这样想的,但是要如何行动这也是一个很难抉择的过程。

  我的思维好累。

  终于熬到了下班,看了两小时的书。

  时间简史,生育会将人的愿望传给下一代,从而失去对自身的发展与要求,真正的精英,就是那些如禁欲般的太监与天主教主的存在,因为他们只有对自身的要求与信任。

  而人的信念,只是一个人所相信的东西,那就是自己的神明,它并不是一个实体且存在个人世界或多人内心的真实存在,这就是信仰。

  就像是“家”,家其实也是信念的存在,你触碰的到家吗,并不能,人存在的内心的一种信念,让人感觉家是快乐的,痛苦的,其实并不然,快乐与痛苦的感受,是你自身在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感受,就如同人的关系网,朋友,亲人,家人,爱人,都是一种信念加持,让人的心中确信有这个信念的存在,所以这个信念的力量大小,就是个人所在交往过程中期待着什么,付出了什么,如果不如本心的期待就会产生负能量,如果满足这就会开心,所谓的“家”的信念,只是人从小在被人所教化,让人类社会体系更加容易被控制,稳定。

  就像是我做一个儿子,什么样的儿子才是儿子,父母认可的,那只是他们想要的儿子,做我自己,这也只是我的世界观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意识,而我的世界观时刻都在变化,因为他人,因为所见,因为学习,我只能是现在即定的做一个不失控人,而我这个人的行为,就是他们所见的儿子,朋友所见的我,我也就成了你们记忆中认识的人,我的名字也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代号,就像是数字一,二,所以我存在目的究竟是为何,这点估计是我一生要去思考的问题,我的思维终点又在哪里。

  还有我之前认为是父母的羁绊让我束缚,这是一个错误的思想,实则我说要独立出去,他们也并没有过多的阻拦,而所有的阻拦都只存在我的脑袋里,因为我想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期待,从而造就了我依赖他们的情感,当我失败,在他们眼中看不到我想要的东西的时候,我就愤怒了,失控了,开始不断的质疑自己的选择与存在,让我痛苦的也并不是父母让我放弃的言行,而是我自己内心的不甘,在负面情绪中让父母的言行,让我极端认为是他们动摇了我的信念,其实我本心本就没有想去逼迫自己去成功,而是用借口放弃,用失败另择新欢,最还埋怨着自己的不争,埋怨父母的不信任。

  就是心理咨询师在问我,父母想要我是个什么儿子的时候,我居然答不上来,因为那都是我想做一个乖孩子给他们,想从他们那里得到某种念想,应当是一种好孩子的虚荣心,当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乖孩子的时候,没有在他们眼里看到我想要的东西的时候,我就像一个得不到糖的小孩子,在那里愤恨,失控,这些都是我想在他们身上得到所谓的“糖果”,而我甚至不知道这“糖果”的份量到底需要多大,才能满足我自私的欲望。

  所以当我放弃一切对父母面前的表现欲的时候,那种我强加的欲望就消失了,父母仅仅是父母,而我也只是做了一个平常的自己,没有过份的在乎,就没有执念,而这些欲望的来源也并非空穴来风,这都是从小就从所见,所闻,自身感受而长期累积的一种负能量,当彻底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时候,这股负能量才缓解,我不确定它已经消失,但在未来它肯定还会因为我的成长,一家人的生活交集中无意识中叠加出现,在今天才算想明白我只是将一瓶要溢出的水,倒出,只留下半瓶,一边警惕此事再次发微博,一边继续收集负能量。